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但愿皇天开老眼,不应空谷滞斯人。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31)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杂诗

但愿皇天开老眼,不应空谷滞斯人。上一句是什么?

宋·黄庭坚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林叶经霜皆脱尽,山骨过雨更清奇。

小炉未冷笙歌沸,晴阁初寒燕雀悲。

但愿皇天开老眼,不应空谷滞斯人。

作者及朝代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作者简介

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喜诗词文章,早年曾师从苏轼,深受其文学与思想的影响,黄庭坚的诗风独特,以学问为诗,善于用典,语言锤炼,风格奇崛,与苏轼并称为“苏黄”,是宋代江西诗派的领袖,其书法亦自成一家,擅长行书、草书,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清风掠过大地,秋天已悄然来临,而赤日当空,正午时分却丝毫感觉不到炎热,林间的树叶经过秋霜的侵袭已经全部落尽,山峦经过雨水的洗礼更显清丽奇特,小炉中的炭火尚未冷却,笙歌之声依然热烈,而晴朗的楼阁在初寒中却显得燕雀悲鸣,只希望上天能睁开它那老眼,不要让有才华的人被埋没在这空旷的山谷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才华未得施展、身处困境的无奈与期盼,前两句写秋景,清风、赤日、林叶、山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后两句则转而抒情,以“小炉未冷笙歌沸”与“晴阁初寒燕雀悲”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以“但愿皇天开老眼,不应空谷滞斯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前两句的秋景描写,既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清冷,又暗含了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得施展的无奈与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尤其是“但愿皇天开老眼,不应空谷滞斯人”一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对公正的渴望,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黄庭坚仕途不顺、身处逆境之时,黄庭坚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秋景与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命运的抗争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其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也反映了黄庭坚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与深刻思考力,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批判。

“但愿皇天开老眼,不应空谷滞斯人。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