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在天勿作弯弧星,在地当为指佞草。的释义

5个月前 (02-01)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咏史

在天勿作弯弧星,在地当为指佞草。的释义

唐·李咸用

直道何曾惧死生,

只将心事付沙汀。

在天勿作弯弧星,

在地当为指佞草。

海底有微明日月,

人间多少变炎凉。

不须更问今何在,

直上青云有路通。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咸用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咸用,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作以咏史、怀古、抒情见长,风格峻拔,语言质朴,常寓深意于浅近之中,李咸用虽不为当时主流诗坛所重,但其作品在后世仍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其咏史诗,往往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正直人格的赞美。

译文

正直的道路何曾畏惧过生死,

只愿将心事寄托给那无边的沙汀。

在天上不愿成为弯曲的弧星,

在地上则愿成为能指斥奸佞的仙草。

海底即便有微光也能照亮日月,

人世间却经历了多少冷暖炎凉。

不必再问我现在身在何方,

直上青云的道路始终是畅通的。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天上的星辰与地上的草木,表达了诗人对正直人格的坚守和对奸佞小人的唾弃,首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畏生死,坚持正道;颔联以“弯弧星”喻指奸邪之人,以“指佞草”象征能辨忠奸的智者,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邪恶的憎恶;颈联通过海底微光与人间炎凉的对比,反映了世态的复杂多变;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态度,认为只要坚持正道,总有通达青云之日。

赏析

这首诗以咏史为题,实则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批判和对正直人格的赞美,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具象化,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诗人以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鼓舞人们坚持正道,不畏艰难,追求光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晚唐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有关,晚唐时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社会风气败坏,正直之士往往受到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咸用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正直人格的坚守,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醒人们的良知和正义感,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天勿作弯弧星,在地当为指佞草。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