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剪烛论诗沉旧梦,何时二妙手重携。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2-01)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夜思

剪烛论诗沉旧梦,何时二妙手重携。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剪烛论诗沉旧梦,何时二妙手重携。

清风拂面思如水,明月照窗心似堤。

往事如烟随云去,故人难觅泪沾衣。

唯愿此生能再聚,共话桑麻话往昔。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补遗》,《子不语》、《续子不语》等著作传世。

译文

剪短烛芯,深夜论诗,沉浸在过去的梦想中,不知何时我们这两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能再次携手共谈,清风拂面,思绪如同流水般悠长,明月照耀着窗户,内心却像堤岸一样坚固,往事如烟,随风飘散,故人难以寻觅,泪水沾湿了衣襟,只希望此生还能再次相聚,共同谈论田园生活和往昔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友人深夜论诗的怀念,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渴望,诗中通过“剪烛论诗”这一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文学追求,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首联“剪烛论诗沉旧梦,何时二妙手重携”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友人深夜论诗的怀念和对再次相聚的期盼,颔联“清风拂面思如水,明月照窗心似堤”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韧,颈联“往事如烟随云去,故人难觅泪沾衣”则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尾联“唯愿此生能再聚,共话桑麻话往昔”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聚的美好愿望和对往昔时光的珍视。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假设)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袁枚晚年时期,当他回顾自己一生的文学追求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时,不禁感慨万千,他怀念过去与友人深夜论诗的时光,渴望再次与友人相聚,共同谈论田园生活和往昔的时光,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这首诗也反映了袁枚对文学和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

“剪烛论诗沉旧梦,何时二妙手重携。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