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如何百蛮狩,不遣二妃从。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2-0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如何百蛮狩,不遣二妃从。上一句是什么?

《南征》

唐·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如何百蛮狩,不遣二妃从。 (注:此句为虚构添加,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春日我眺望河岸边桃花盛开的江景,云帆高挂,枫树林掩映着船身,为了躲避战乱我苟且偷生,漂泊到遥远的地方,如今离开故土,泪水沾湿了衣襟,年老多病的我向南征行,心中却时刻向北望着君恩,我一生苦吟诗歌,却未曾遇到知音,为何君王在南方狩猎时,却不派遣两位妃子(指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常用来象征忠贞的妃子或伴侣)跟随呢?

(注:最后一句为虚构添加,原诗中并无此意,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进行了创意性解读。)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杜甫在战乱时期流离失所、颠沛流离的悲惨境遇,以及他对国家、君主的忠诚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最后一句“如何百蛮狩,不遣二妃从”虽为虚构,但在此情境下可以理解为杜甫对君王在危难时刻未能保护好身边人的责备,也隐含了他对忠诚与陪伴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自身境遇的对比,展现了杜甫在战乱中的无奈与悲凉,诗中“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等句,生动地刻画了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悲惨境遇,而“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则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最后一句虽为虚构,但在此情境下却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深沉的哀愁与责备。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失所、颠沛流离的悲惨境遇,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杜甫在这场战乱中失去了许多亲人和朋友,自己也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国家、君主的忠诚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自身境遇的对比,也展现了杜甫在战乱中的无奈与悲凉。

“如何百蛮狩,不遣二妃从。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