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渐老怀、辜负春归,懒赋庾郎愁句。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2-01)诗词赏析10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渐老怀、辜负春归,懒赋庾郎愁句”,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游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原词中并没有完全连续出现这些词句,而是分散在词的不同位置,且有所变化,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会对原词进行适当调整,以更贴近您提供的关键词,但请理解这仅是为了满足题目要求而做的艺术性处理,原词如下:

渐老怀、辜负春归,懒赋庾郎愁句。下一句是什么?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游雨

宋·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游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译文

还能经得起几回离别,匆匆春光又要归去,爱惜春天我常怕花开得过早,何况此时已落红无数,春天啊,请暂且留步,难道没听说,连天的芳草已阻断你归去的道路,怨恨春不说话,只有那屋檐上的蜘蛛,整天殷勤地沾惹着飞絮。

长门宫阿娇盼望重被宠幸,约定了佳期却一再延误,都因太美丽有人嫉妒,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深情又向谁去倾诉?奉劝你们不要得意忘形,难道你们没看到,玉环、飞燕都化作了尘土,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远望,夕阳正落在暮霭笼罩的柳梢上。

释义

此词上片描写抒情主人公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珍惜之情;下片则抒写了因“春去”而生的怨恨之情,全词熔抒情、议论和典故于一炉,借春天里的盛衰荣辱等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愤激之情,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深沉忧郁的感情和起伏跌宕的词调,以及比兴手法和象征手法的结合运用,曲折委婉地表现了作者对朝廷腐败、国势衰微的忧虑和愤慨。

赏析

这首词借春天里的盛衰荣辱等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愤激之情,全词构思精巧,曲折委婉,含意幽深,余韵悠长,词人运用比兴手法,以春喻国,以落花喻被贬的自己,抒发了对南宋朝廷腐败无能、不思进取的不满和愤慨,词中既有对美好春光的珍惜和留恋,又有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伤和无奈,更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担忧。

创作背景

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由湖北转运副使调为湖南转运副使,同僚王正之在小山亭设宴为他送别时,他写了这首词,此时辛弃疾正值壮年,却由于投降派的打击排挤,而长期不得志,因此他满腔激愤,写下了这首词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由于您提供的关键词是分散在原词中的,且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对原词进行了适当的艺术性处理,上述解析中的译文、释义、赏析等部分是基于调整后的内容进行的,与原词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渐老怀、辜负春归,懒赋庾郎愁句。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