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仙人踏锦障,衬步武夷桥。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2-01)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武夷仙迹

仙人踏锦障,衬步武夷桥。的意思及出处

唐·吕洞宾

仙人踏锦障,衬步武夷桥。

云气浮空碧,松声入耳清。

丹炉留圣火,玉洞隐仙灵。

欲问蓬莱路,唯应访隐名。

作者简介

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授以丹道,又遇火龙真人传以剑法,其后,游历四方,广行善事,传为人间剑仙之祖,尊称剑祖剑仙,吕洞宾也是“五祖七真”之一,号纯阳祖师,全真道教奉为北五祖之一,通诗词,有《吕洞宾集》传世。

译文

仙人脚踏着华丽的锦缎屏障,步履轻盈地走过武夷山的桥梁。

云雾缭绕在空中,呈现出碧蓝的色泽,松树的声音清晰入耳。

炼丹的炉子中还留有神圣的火种,玉石洞穴中隐藏着仙人的神灵。

想要询问通往蓬莱仙境的道路,或许只能探访那些隐居的仙人才能知晓。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仙境的奇妙景象,仙人踏锦、云气浮空、松声入耳,以及丹炉圣火、玉洞仙灵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世界,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人的崇敬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仙境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武夷山的神奇与美丽,首句“仙人踏锦障,衬步武夷桥”以仙人的形象引入,为全诗奠定了神秘而高雅的基调。“云气浮空碧,松声入耳清”两句,通过云气和松声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丹炉和玉洞的意象,暗示了仙人的修炼和隐居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人的崇敬,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的重要人物,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游历四方,广行善事,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关于仙境和仙人的传说,这首诗《武夷仙迹》很可能是他在游历武夷山时,被那里的美景和神秘氛围所触动,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吕洞宾不仅表达了对武夷山仙境的赞美和向往,也传达了他对道教信仰的坚定和执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仙人踏锦障,衬步武夷桥。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