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行将补衮归,袖有五色线。的解释

8个月前 (02-0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缝衣曲

行将补衮归,袖有五色线。的解释

唐·李贺

行将补衮归,袖有五色线。

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眠。

夫婿去从军,空闺守岁年。

何时边烽静,归卧南山田。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出幽奇冷峭的意境,语言瑰丽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一生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最终英年早逝。

译文

即将完成修补龙袍的任务归来,衣袖中还藏着五色的丝线,清晨起床缝补破旧的衣服,因为心中忧虑而难以入眠,丈夫离家从军去了,留下我独自在空闺中度过漫长的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平息边疆的战火,让我能够回到南山脚下的田园生活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女子在丈夫从军后,独自在家缝补衣物、思念丈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分离的同情,首句“行将补衮归,袖有五色线”既暗示了女子的身份(可能是宫廷中的织女或擅长缝纫的贵妇),又通过“五色线”这一细节,展现了她的勤劳和技艺,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她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战争对普通家庭生活的破坏和人们内心的痛苦,诗人通过“缝衣”这一日常行为,巧妙地传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中的“五色线”也象征着希望和美好,暗示着尽管当前生活艰难,但人们仍然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李贺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目睹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破坏后,有感而发创作的,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李贺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行将补衮归,袖有五色线。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