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天变由无一定殃,日家之说尤荒唐。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2-0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日食

天变由无一定殃,日家之说尤荒唐。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天变由无一定殃,日家之说尤荒唐。

何曾见日蚀双珥,却道当朝有宰相。

世事悠悠总未明,日边消息苦难寻。

但看云气东南起,已有征鸿度陇音。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留学日本,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曾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内容广泛,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各个方面,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

译文

天象的变化并没有固定的灾祸相随,那些占卜日家(古代专门研究天文历法和占卜的人)的说法尤其荒谬,哪里见过日食时出现双珥(日食时太阳边缘的突出部分)就预示着朝廷中将有宰相出现的事情呢?世事纷繁复杂,总是难以捉摸,朝廷中的消息更是难以探寻,但只需看看东南方向升起的云气,就已经知道有远方的书信(征鸿,指大雁,常用来比喻书信)传来了边疆的消息。

释义

这首诗主要批判了古代社会中流行的占卜日家对天象变化的荒谬解释,认为这些解释并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人们的一种主观臆断,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朝廷消息难以捉摸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消息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日食为引子,巧妙地批判了古代占卜日家的荒谬言论,展现了诗人对科学理性的追求和对迷信思想的批判,诗中“天变由无一定殃,日家之说尤荒唐”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语气坚定,态度鲜明,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占卜日家言论的荒谬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使整首诗在批判迷信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清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朝政腐败,迷信思想盛行,黄遵宪作为一位具有先进思想的外交家和诗人,他深感社会的不公和迷信思想的危害,因此通过这首诗来批判占卜日家的荒谬言论,呼吁人们要相信科学理性,摒弃迷信思想,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天变由无一定殃,日家之说尤荒唐。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