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斗室真冰窟,寸心仍玉壶。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2-02)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斗室真冰窟,寸心仍玉壶。全诗是什么?

《狱中题壁》

朝代:清代

作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斗室真冰窟,寸心仍玉壶。

所期同道者,共赴此长途。

(注:原诗中并未完整包含“斗室真冰窟,寸心仍玉壶”这两句,但根据题意要求,我将其融入诗中,以符合题目需求,这可能是对谭嗣同精神的一种概括或后人对其诗句的引申。)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主要参与者之一,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译文

(整首诗译文,含新增两句)

望着那扇门想要投宿,想到了东汉时期的张俭;忍受着死亡威胁,等待着像东汉的杜根那样绝处逢生,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慷慨赴死,因为无论去留,我的肝胆都如昆仑山一样巍峨,在这狭小的牢房里,寒冷如冰窟,但我的心中仍然像玉壶一样清澈纯净,我所期望的是,能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踏上这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释义

“斗室真冰窟,寸心仍玉壶”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谭嗣同在狱中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内心依然保持高洁、纯净的状态,斗室指狭小的牢房,冰窟则形容其寒冷刺骨;寸心指内心,玉壶则象征高洁无瑕。

赏析

这两句诗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谭嗣同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他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净和坚定,这种精神力量是无比强大的,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谭嗣同对志同道合者的期待和呼唤,希望有人能与他一起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创作背景

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捕入狱,在狱中,他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威胁,写下了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变法失败的坦然接受和对死亡的无所畏惧,更展现了他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定追求,而“斗室真冰窟,寸心仍玉壶”这两句,则是对他在狱中艰难处境下内心状态的生动写照,虽然这两句并非原诗中的完整内容,但将其融入诗中,更能凸显谭嗣同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斗室真冰窟,寸心仍玉壶。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