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几回谑浪学沙鸟,并立莲塘如有情。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2-02)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鸳鸯

几回谑浪学沙鸟,并立莲塘如有情。下一句是什么?

唐·杜牧

两两戏沙汀,长疑水浅行不得。

惊起忽双飞,雪片飘飖落翠池。

雌去雄亦随,茭草短短啼声悲。

几回谑浪学沙鸟,并立莲塘如有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俊爽峭健,多切中时弊,他的散文也颇负盛名,尤其是《阿房宫赋》更是传世名篇,杜牧在政治上也有抱负,但一生仕途并不顺畅,晚年寓居长安南的樊川别墅,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

译文

鸳鸯双双嬉戏在沙洲之上,似乎总在怀疑水太浅而无法前行。

突然惊起时它们双双飞走,如同雪片般轻盈地飘落在翠绿的池塘中。

雌鸳鸯飞走雄鸳鸯也随之而去,它们在短短的茭草间悲啼。

多少次它们像沙鸟一样嬉戏打闹,并肩站立在莲塘边,仿佛有着深深的情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鸳鸯在沙洲、池塘边的嬉戏与离别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鸳鸯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中“几回谑浪学沙鸟,并立莲塘如有情”两句,尤为生动地表现了鸳鸯之间的亲密无间与情感深厚。

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以鸳鸯为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鸳鸯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中“两两戏沙汀”描绘了鸳鸯在沙洲上嬉戏的场景,而“惊起忽双飞”则表现了它们惊飞时的轻盈与美丽,尤其是“几回谑浪学沙鸟,并立莲塘如有情”两句,更是将鸳鸯之间的亲密无间与情感深厚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鸳鸯嬉戏打闹的场景,还通过“如有情”的描写,赋予了鸳鸯以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创作背景

杜牧的这首诗创作于何时何地已无从考证,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他在游历或寓居期间,观察到鸳鸯的嬉戏与离别场景,有感而发所作,杜牧一生仕途不顺,晚年寓居长安南的樊川别墅,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在这一时期,通过观察鸳鸯的生活习性,有感而发创作的一首佳作。

“几回谑浪学沙鸟,并立莲塘如有情。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