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余谢不能兮,伛余指而缕数。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2-02)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惜往日》

余谢不能兮,伛余指而缕数。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战国·楚

作者:屈原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而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悲余心之悭兮,愿一见而陈辞。

伫立以泣将久兮,感交甫之弃言。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愿怀信而莫省兮,独冤抑而无端。

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茕茕而不释兮,思迟迟而留止。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而无室。

思踌躇以反侧兮,悼我生之行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余谢不能兮,伛余指而缕数。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译文

我悲叹往日曾受信任啊,受命诏书以昭明时世。

继承先祖的功业以光照后世啊,阐明法度以消除嫌疑。

国家富强而法度确立啊,任用忠贞之臣而日益欢悦。

心中的秘密事深藏于心啊,即使有过失也不加惩治。

心中郁郁充满忧思啊,独自长久地叹息而更加悲伤。

思绪阻塞而不得解脱啊,漫漫长夜难以度过。

悲叹我内心狭隘啊,希望能再见楚王陈述言辞。

长久地伫立而哭泣啊,感叹郑交甫背弃诺言。

抒发忧愁以娱乐悲哀啊,却为重大变故所限制。

愿心怀诚信而不被省察啊,独自冤屈压抑而无端由。

忧愁抑郁而没有快乐啊,心中愁苦而不能解脱。

心中孤独而不得解脱啊,思绪迟缓而停留不前。

悲伤忧愁穷困戚苦啊,独自生活在空旷的屋子里。

思绪踌躇而翻来覆去啊,哀叹我生不逢时。

我将坚守正道而不犹豫啊,宁可终身处于黑暗之中!

我推辞不能胜任啊,弯曲我的手指来一一列举。

释义

“余谢不能兮,伛余指而缕数”意为“我推辞不能胜任啊,弯曲我的手指来一一列举(我的过失或冤屈)”,这两句表达了屈原在面对误解和冤屈时,虽然想要辩解,但又感到无力,只能以手指弯曲的方式,象征性地一一列举自己的冤屈和无奈。

赏析

《惜往日》是屈原的一首抒情长诗,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悲愤,屈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楚国政治腐败、忠奸不分的痛心疾首,以及对自己忠诚被疑、理想破灭的悲愤之情,这两句“余谢不能兮,伛余指而缕数”更是将屈原内心的无奈和悲愤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既想辩解,又感到无力,只能以象征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冤屈。

创作背景

《惜往日》是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的,当时楚国政治腐败,忠奸不分,屈原因忠诚被疑,被流放至沅湘流域,在这首诗中,屈原回顾了自己的过去,表达了对楚国政治腐败的痛心疾首,以及对自己忠诚被疑、理想破灭的悲愤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屈原个人遭遇的抒发,更是对楚国政治腐败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余谢不能兮,伛余指而缕数。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