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云霾荒堡归人少,风卷平沙落雁多。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2-02)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边塞秋景

云霾荒堡归人少,风卷平沙落雁多。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唐代

作者:李益

云霾荒堡归人少,风卷平沙落雁多。

秋草黄昏寒露重,孤城遥望戍旗斜。

作者简介

李益,字君虞,唐代诗人,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居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译文

阴云笼罩下的荒凉古堡归人稀少,大风卷起平沙导致落雁纷纷。

黄昏时分秋草枯黄寒露凝重,遥望孤城只见戍旗在斜阳下飘扬。

释义

云霾荒堡归人少:描述边塞古堡因云霾笼罩而显得荒凉,归乡的行人稀少。

风卷平沙落雁多:大风卷起平沙,使得原本栖息的雁群被迫起飞,数量众多。

秋草黄昏寒露重:黄昏时分,秋草枯黄,寒露凝重,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孤城遥望戍旗斜:遥望孤城,只见戍旗在斜阳下飘扬,象征着边疆的孤寂与坚守。

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云霾、荒堡、归人、风卷平沙、落雁、秋草、黄昏、寒露、孤城和戍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荒凉、凄清、孤寂的氛围,首句“云霾荒堡归人少”点明了边塞的荒凉与归人的稀少,次句“风卷平沙落雁多”则通过风卷平沙和落雁纷飞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凉感,后两句“秋草黄昏寒露重,孤城遥望戍旗斜”则通过秋草、黄昏、寒露和孤城等意象,将边塞的孤寂与坚守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李益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边疆战事频繁,诗人曾有过边塞生活的经历,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边塞漫游期间,目睹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而创作的,通过描绘边塞秋景,诗人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同情与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边疆安宁的期望与忧虑。

“云霾荒堡归人少,风卷平沙落雁多。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