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坐使薰风还,虽死骨不枯。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2-02)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夏日感怀

坐使薰风还,虽死骨不枯。出自哪首诗?

唐·刘禹锡

炎夏如火炙,草木皆焦枯。

坐使薰风还,虽死骨不枯。

云开见明月,心静自然凉。

独坐幽篁里,清歌绕梁上。

作者及朝代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后历任监察御史、郎州司马、连州刺史等职,刘禹锡在政治上敢于直言进谏,曾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遭贬谪,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东都分司等职,享年七十一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的诗文作品丰富,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译文

炎炎夏日如同烈火炙烤,草木都被晒得焦枯。

只要薰风(和煦的南风)吹拂归来,即便是枯骨也能重获生机。

云开雾散后明月高悬,内心宁静自然感到凉爽。

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深处,清歌在屋梁上久久回荡。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夏日酷热与薰风带来的凉爽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前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夏日的炎热,后两句则通过薰风、明月、幽篁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本诗以夏日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前两句“炎夏如火炙,草木皆焦枯”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夏日的酷热,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坐使薰风还,虽死骨不枯”一句,通过薰风的神奇力量,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希望,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困境中仍存希望的乐观态度,后两句“云开见明月,心静自然凉,独坐幽篁里,清歌绕梁上”则通过描绘云开月明、心静如水的意境,以及独坐幽篁、清歌绕梁的闲适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被贬谪期间,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在贬谪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同时也对自然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本诗通过描绘夏日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刘禹锡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坐使薰风还,虽死骨不枯。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