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寸心应恋阙,千里暂还家。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2-03)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还京乐·送陈行之归莆田

寸心应恋阙,千里暂还家。下一句是什么?

宋·辛弃疾

落日孤城闭,燕然未勒归无计,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飞絮,寸心应恋阙,千里暂还家,试听别语殷勤,登车惆怅,把酒留君君不住,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者及朝代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朝,早年参与耿京起义,并归宋,他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却壮志难酬,晚年退隐江西铅山,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落日笼罩着孤城,城门紧闭,而我尚未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无法归去,记忆中,那烽火连天的扬州路依然清晰,四十三年过去了,那烽火扬州路的景象仍然历历在目,怎能忍受回首往事,看到佛狸祠下,人们竟在祭祀异族君主,敲锣打鼓,一片热闹景象,又有谁来问我:廉颇老了,是否还能吃饭?

更何况现在正是春色阑珊、暮春时节,眼前满是乱花飞絮,虽然心中仍眷恋着朝廷,但此刻也只能暂时回家,你听那离别的话语多么恳切,登车时是多么惆怅,我举杯为你送行,你却执意要走,即使我有千种柔情,又能向谁诉说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送别友人归乡时的复杂心情,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上片回忆了词人早年参与抗金斗争的经历,以及四十多年来未能收复失地的遗憾;下片则通过描写春色阑珊、乱花飞絮的景象,以及词人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朝廷的眷恋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赏析

“寸心应恋阙,千里暂还家”这两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词人虽然心中仍眷恋着朝廷和国家大事,但此刻却只能暂时回家,这种矛盾的心情既体现了词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又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这两句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复杂,既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担忧,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在艺术手法上,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回忆、对比、象征等手法,将情感表达得深沉而含蓄,词人的语言也极具特色,既豪放又细腻,既刚劲又柔媚,充分展现了其作为豪放派词人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为送别友人陈行之归乡而作,当时,辛弃疾正身处南宋朝廷的官场之中,但并未得到重用,他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却屡遭排挤和打压,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描写自己送别友人的场景和心情,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借送别友人之际,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感慨。

“寸心应恋阙,千里暂还家。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