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言庸违的释义
静言庸违的释义为:指表面顺从,暗地违背,即口头上表示服从,但行为上却背道而驰,常指言行不一、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该成语体现了表里不一、虚伪不实的负面品质。
1、静言庸违的释义:
静言庸违指的是表面上说话很动听,但实际行动却完全违背所说的话,即言行不一,口是心非。“静言”指说话平和、动听,“庸违”则表示行为平庸且违背承诺或原则。
2、静言庸违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尚书·尧典》,原文为“静言庸违,象恭滔天”,是用来形容某人表面上恭敬顺从,但内心和行为却完全相反,违背了原本的承诺或道德准则。
3、静言庸违的例句:
他虽然口口声声说要支持环保,但私下里却经常乱扔垃圾,真是静言庸违的典型。
4、静言庸违的分解解释:
- 静言:平静、温和地说话,通常指言辞动听、不激烈。
- 庸违:平庸且违背,指行为或实际做法与所说的话不一致,违背了原则或承诺。
5、静言庸违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说得好听,但实际上并不按所说去做的人或行为,它带有贬义,用于批评那些言行不一的人。
6、静言庸违的示例:
在团队中,如果有人总是承诺会完成某项任务,但每次都未能兑现,这种行为就可以被称为静言庸违,再比如,政治家在竞选时承诺要改善民生,但上台后却推行了相反的政策,这也是静言庸违的表现。
7、静言庸违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言行不一、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等,都表示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 反义词: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等,表示说的和做的一致,没有违背承诺或原则。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静言庸违”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