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城南乌声和且都,我识丈人屋上乌。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2-03)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屋上乌

城南乌声和且都,我识丈人屋上乌。出自哪首诗?

唐·李白

我识丈人屋上乌,丈夫知爱此乌无?

城南乌声且都都,乌生八九子,端坐乌桕树。

我今移汝置江岛,大似为乌生处好。

尔飞之耶将安之?汉东太守醉归时。

鸠呼鸠,莫惊妾,乌啼一声天欲霜,妾愿随乌逐君去。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认识丈人家屋顶上的乌鸦,丈夫你可知道喜爱这只乌鸦吗?

城南的乌鸦叫声“都都”,乌鸦生了八九只小乌鸦,端正地坐在乌桕树上。

我现在要把你们移到江岛上,那里似乎更适合乌鸦生活。

你们是要飞走还是要留下?汉东太守醉酒归来时,

鸠啊鸠,不要惊扰我的妾,乌鸦啼叫一声预示着天要下霜了,妾愿意跟随乌鸦追逐你而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丈人家屋顶上乌鸦的关注和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不舍,诗中“我识丈人屋上乌”一句,既是对乌鸦的识别,也是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隐喻,乌鸦的叫声、生育、生活场景等细节描写,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诗人以乌鸦啼叫预示天霜,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友人,无论天涯海角都要相伴的深情。

赏析

这首诗以乌鸦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乌鸦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诗人通过乌鸦的叫声、生育等细节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关怀,诗人以乌鸦啼叫预示天霜,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友人,无论艰难险阻都要相伴的坚定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的个人经历有关,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离别之际,他常常以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深情,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写对丈人家屋顶上乌鸦的关注和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不舍,乌鸦作为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也寓意着离别和思念,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城南乌声和且都,我识丈人屋上乌。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