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三间敞白屋,万笏列青瑶。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2-03)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朝谒

三间敞白屋,万笏列青瑶。的意思及出处

宋·范成大

晓色初分紫禁开,

三间敞白屋,万笏列青瑶。

日转花阴鸟不散,

天临玉宇露初消。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江苏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隐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清晨的曙光初照,紫禁城的大门缓缓开启。

三座宽敞明亮的白色宫殿,如同万块青色的美玉般排列整齐,宛如群臣手持的笏板。

太阳升起,花荫下的鸟儿仍未散去,

天空笼罩着宏伟的宫殿,清晨的露水开始消散。

释义

三间敞白屋:形容宫殿宽敞明亮,白色墙壁在阳光下更显耀眼。

万笏列青瑶:比喻宫殿前的石阶或石柱排列整齐,如同群臣手持的笏板,且颜色青翠如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朝谒皇宫的所见所感,首句“晓色初分紫禁开”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氛围。“三间敞白屋,万笏列青瑶”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皇宫建筑的雄伟壮观和精美绝伦,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皇宫的庄严与神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皇宫建筑的赞美,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南宋时期,作为官员朝谒皇宫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站在皇宫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描绘皇宫壮丽景色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皇权的敬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皇宫建筑的辉煌与精美。

“三间敞白屋,万笏列青瑶。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