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东楚复西秦,浮云类此身。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2-03)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郢城秋望

东楚复西秦,浮云类此身。出自哪首诗?

唐·张九龄

平野人烟少,穷郊鸟影稀。

荒台对楚水,古寺带秦云。

东楚复西秦,浮云类此身。

寒烟生极浦,夕鸟度荆门。

俗薄交游尽,时危出处分。

徒怀建邺水,终忆武昌春。

万古悲行客,长吟独苦辛。

作者及朝代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臣,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作者简介

张九龄自幼聪敏好学,以文章知名天下,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代有名的贤相,文学上,张九龄作风朴实,意蕴深厚,诗语平易近人,在唐代诗坛上享有盛名,其《感遇十二首》《望月怀远》等诗作尤为后人所称颂,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译文

平原旷野上人烟稀少,穷乡僻壤里鸟影稀疏,荒芜的高台面对着楚水,古老的寺庙连接着秦云,从东楚到西秦辗转不定,就像那漂泊无定的浮云,寒冷的烟雾从极远的水边升起,傍晚的鸟儿飞过了荆门,世俗浅薄交情已尽,时局危难出处难分,徒然怀念建邺的江水,终究难忘武昌的春色,自古以来行客都感到悲伤,我独自长吟承受着痛苦与艰辛。

释义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郢城(今湖北荆州)秋日眺望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郢城秋日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以及对时局的忧虑,东楚复西秦,浮云类此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飘零、行踪不定的感慨,将自己比作浮云,形象生动地传达了内心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郢城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平野人烟少,穷郊鸟影稀”等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郢城秋日的荒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而“东楚复西秦,浮云类此身”等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张九龄在唐玄宗时期曾任宰相,后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被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就是在他被贬荆州期间所作,在郢城秋日眺望时,诗人看到眼前的荒凉景象,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忧虑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九龄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

“东楚复西秦,浮云类此身。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