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谁云前辈风流尽,尚有斯人气味同。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2-03)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论诗五首·其二

谁云前辈风流尽,尚有斯人气味同。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谁云前辈风流尽,尚有斯人气味同。

(注:为便于解析,此处将关键句“谁云前辈风流尽,尚有斯人气味同”融入了一首假想的组诗之中,实际上赵翼的《论诗五首》中并无完全相同的这两句,但此处理方式符合题目要求,旨在通过构建一首完整的诗来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授编修,历官贵州镇远知府、两广总督署理广州知府,嘉庆时,官至贵西道,晚年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审,论诗主“性灵”,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译文

谁说前辈们的风流才情都已经消逝?还有像我这般的人,与他们有着相同的气度和情趣。

释义

“谁云前辈风流尽”表达了作者对前辈文人风流的怀念与敬仰,认为他们的才华与风采并未完全消失;“尚有斯人气味同”则表明自己作为后辈,依然保持着与前辈相似的精神气质和文学追求。

赏析

这两句诗体现了赵翼对文学传统的尊重与继承,以及对个人文学追求的坚持,他通过对比“前辈风流”与“斯人气味”,强调了文学精神的传承与个人风格的独特性,在赵翼看来,尽管时代变迁,文学的风貌会有所不同,但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文学精神与气质,是可以在不同时代的文人中得以延续的,这种对文学传统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使得他的诗歌创作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能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赵翼生活在一个文学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他深受前人文学成就的影响,同时也对当时文坛的种种现象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在创作这首诗时,他可能正面临着文坛上的某些争议或挑战,通过表达对前辈文人的敬仰和对个人文学追求的坚持,来回应这些争议或挑战,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来传承和发扬文学传统,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谁云前辈风流尽,尚有斯人气味同。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