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年清绝中秋时,仰天高欲攀桂枝。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2-03)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中秋夜月

一年清绝中秋时,仰天高欲攀桂枝。出自哪首诗?

唐·李群玉

一年清绝中秋时,仰天高欲攀桂枝。

万里无云风露爽,一轮明月挂天涯。

寒光皎洁侵人骨,清影婆娑入梦思。

欲问嫦娥何处去,广寒宫里会仙期。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创作,历史上李群玉并无此确切作品记录。)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才华横溢,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李群玉虽仕途不顺,但诗名远播,与当时许多文人墨客有交往,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

译文

在一年中最清冷绝妙的中秋时节,我仰望高空,心中涌起攀登月宫桂枝的强烈愿望,万里长空没有一丝云彩,风露清爽宜人,一轮明月高悬于天涯之上,那寒冷的月光皎洁如霜,仿佛能侵入人的骨髓;清丽的月影婆娑摇曳,引人进入无尽的梦境与思绪,我不禁想问那嫦娥仙子究竟去了哪里?或许她正在广寒宫中与仙人们相会吧。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月色与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首句点明时节,次句以“攀桂枝”象征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中间两联细腻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美好的意境,尾联则借嫦娥奔月的传说,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赏析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群玉作为唐代诗人的艺术才华,诗人通过对中秋月夜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诗中“攀桂枝”的意象,既是对高洁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而嫦娥奔月的传说,则为诗歌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浪漫的色彩,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设想,在唐代这个诗歌繁荣的时代,中秋赏月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必然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灵感,李群玉作为其中的一员,或许在某个中秋之夜,面对皎洁的月光,心中涌起了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与追求,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诗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表达。

“一年清绝中秋时,仰天高欲攀桂枝。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