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舟行若过巫山渚,莫向篷窗白昼眠。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2-03)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过巫山

舟行若过巫山渚,莫向篷窗白昼眠。全诗是什么?

唐·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环合隐昭回。

杳映霞光淡,孤飞云路开。

初晴迎晓日,宿雾隐流淮。

岸阔烟波尽,风恬水影闲。

蓬飞振鹭过,波起白鸥回。

舟行若过巫山渚,莫向篷窗白昼眠。

作者简介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受贿入狱,出狱后复职,累迂给事中,他的诗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他的诗多应制之作,内容较为贫乏,但形式精巧,音韵和谐,对唐诗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译文

巫山有十二座险峻的山峰,它们环绕着,仿佛隐藏着神秘的光芒,淡淡的霞光映照着山峰,孤云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飘荡,清晨,初升的太阳驱散了夜色,但宿雾仍然笼罩着淮河,江面宽阔,烟波浩渺,风平浪静,水影悠闲,船篷上振翅飞过的白鹭,水面上回旋的白鸥,都增添了旅途的生机,如果你乘船经过巫山的水域,千万不要在白天向船篷的窗户里睡觉,以免错过这巫山的美丽景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的壮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巫山的神秘、美丽和宁静,诗人通过描写山峰、霞光、孤云、初晴、宿雾、烟波、风恬、水影、白鹭和白鸥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舟行若过巫山渚,莫向篷窗白昼眠”的劝诫,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珍惜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在描写巫山景色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诗人通过对比和映衬的手法,如“杳映霞光淡”与“孤飞云路开”,“初晴迎晓日”与“宿雾隐流淮”,展现了巫山景色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诗人也通过“蓬飞振鹭过,波起白鸥回”的描写,增添了旅途的生机和活力,诗人以劝诫的口吻,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珍惜和向往,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饱满和深刻。

创作背景

沈佺期在唐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巫山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巫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珍惜和向往,以及对旅途生活的热爱和感慨,在唐代,巫山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沈佺期的这首诗也是其中之一。

“舟行若过巫山渚,莫向篷窗白昼眠。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