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临书先恨蛮笺小。未及书成愁又绕。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2-03)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临书先恨蛮笺小。未及书成愁又绕。全诗是什么?

宋·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临书先恨蛮笺小,未及书成愁又绕。

作者及朝代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

作者简介

晏几道是北宋词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以其深情细腻的词风著称,他出身名门,父亲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但晏几道并未走上仕途,而是专注于文学创作,他的词作多描写个人情感,尤其是爱情中的悲欢离合,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深受后世喜爱。

译文

在酒宴前,我见到了一位如玉箫般美丽动人的女子,银灯下她唱了一曲,真是妖娆至极,在歌声中我沉醉其中,谁又能对此产生怨恨呢?唱罢归来,酒意仍未消散。

春天静悄悄地来临,夜晚漫长无边,碧蓝的天空与遥远的楚宫相映成趣,想要写信给她,却先怨恨纸张太小,还没写完心中的愁绪又涌上心头。

释义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词人在酒宴上遇见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并被她的歌声深深吸引,词人沉醉于歌声中,无法自拔,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唱罢归来,词人心中充满了对女子的思念和愁绪,想要通过写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却发现纸张太小,无法承载自己心中的愁苦。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初见女子的惊艳,到沉醉于歌声的愉悦,再到离别后的愁绪满怀,情感层次丰富,跌宕起伏,词中“临书先恨蛮笺小,未及书成愁又绕”一句尤为动人,既表现了词人想要倾诉衷肠的急切心情,又揭示了纸张虽小却难以承载心中愁苦的现实困境,这种情感与现实的冲突,使得词作更加具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作内容来看,很可能是晏几道在一次酒宴上遇见了一位心仪的女子,并被她的歌声所打动,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无法走到一起,词人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愁绪,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真挚、细腻的表达方式,正是晏几道词作的独特魅力所在。

“临书先恨蛮笺小。未及书成愁又绕。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