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但知良辰合大醉,岂羡显官乘高轩。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2-03)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将进酒

但知良辰合大醉,岂羡显官乘高轩。全诗是什么?

唐·李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但知良辰合大醉,岂羡显官乘高轩。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约生于705年,卒于761年,字、号均不详,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尉等职,晚年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李颀擅长七言歌行和律诗,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多有唱和,诗名颇高,他的作品以边塞诗和描写音乐的诗篇最为人称道,风格豪放飘逸,意境深远。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只知道在美好的时刻应当大醉一场,又怎会羡慕那些高官乘坐着华丽的车马呢?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释义

“但知良辰合大醉,岂羡显官乘高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在诗人看来,美好的时光应当用来尽情欢乐、大醉一场,而不是去追求高官厚禄、显赫地位,这种思想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李颀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不羁、气势磅礴的风格而著称,诗中通过描绘黄河之水、高堂明镜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又通过“人生得意须尽欢”等诗句,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但知良辰合大醉,岂羡显官乘高轩”这两句诗,更是将诗人的这种思想推向了高潮,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颀的个人经历有关,李颀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曾一度辞官归隐,在这种背景下,他可能对世俗名利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和厌倦,从而产生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这种思想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抒发,这首诗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诗人们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李颀的这首诗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士人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

“但知良辰合大醉,岂羡显官乘高轩。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