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去年燕营巢,衔泥入我庐。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2-04)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燕归梁·春愁

去年燕营巢,衔泥入我庐。上一句是什么?

宋·晏殊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空枝。

去年燕营巢,衔泥入我庐,今年燕来迟,巢倾卵覆无栖所。

作者及朝代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宰相,他自幼聪颖好学,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的词作婉约含蓄,情感细腻,多写闲情逸致和富贵生活,是北宋词坛的领袖人物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代表作有《浣溪沙》、《蝶恋花》等。

译文

我梦见唐朝宫廷的春日白昼悠长,正是宫女们翩翩起舞、曳动长裙之时,皇帝的銮驾一去不复返,玉楼中的歌舞声也随之断绝,只剩下空荡荡的枝头在回响。

去年春天,燕子在我屋檐下筑巢,衔来泥土精心营造家园,今年燕子归来却迟到了,只见它们的巢穴已被倾覆,卵也破碎,没有了栖息之所。

释义

这首词通过梦境与现实、去年与今年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上片写梦境中的唐朝宫廷繁华景象,下片则转到现实中的燕子无家可归的凄凉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寄托了词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词以燕子为线索,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梦境与现实、去年与今年进行对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词中“去年燕营巢,衔泥入我庐,今年燕来迟,巢倾卵覆无栖所”四句,既是对燕子命运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隐喻,燕子去年在此筑巢安居,今年却无家可归,象征着人生的变幻莫测和世事的无常,词中还蕴含着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它很可能是晏殊在仕途坎坷、人生经历波折后所写,晏殊虽然一生仕途较为顺利,但也曾经历过贬谪等挫折,这首词通过燕子无家可归的凄凉景象,寄托了词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词人在仕途波折中的无奈和感慨,词中梦境与现实、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手法,也体现了晏殊作为北宋词坛领袖的深厚艺术功底和独特创作风格。

“去年燕营巢,衔泥入我庐。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