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宫娥不识兴亡事,犹唱宣和御制词。的释义

5个月前 (02-04)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宫娥不识兴亡事,犹唱宣和御制词。的释义

宋·王安石

壮气虬鬐上指冠,

满城喋血尚馀欢。

宫娥不识兴亡事,

犹唱宣和御制词。

作者及朝代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作者简介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早年任地方官,政绩显著,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即王安石变法,加强国家财政,加强国防,改革科举制度,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但由于保守派的反对,最终失败,文学上,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译文

画中李愬的壮志豪气冲冠,仿佛能看到他当年雪夜入蔡州的英勇,满城士兵浴血奋战后的胜利喜悦仍历历在目,皇宫中的宫女们却不懂得国家的兴亡大事,仍然唱着宣和年间皇帝御制的词曲。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愬的英勇形象,与宫中宫女对国家大事的无知形成鲜明对比,前两句赞美了李愬的英勇和胜利,后两句则讽刺了宫廷中的无知与安逸,暗示了北宋末年统治者的昏庸和国家的衰败。

赏析

这首诗以李愬的英勇事迹为背景,通过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北宋末年社会的矛盾与危机,前两句通过对李愬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将领的英勇与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赞美,后两句则笔锋一转,将视角转向宫廷内部,通过宫女们对国家大事的无知与冷漠,讽刺了统治者的昏庸与腐败,以及宫廷生活的安逸与奢侈,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深沉。

创作背景

王安石生活在北宋中期至晚期,这一时期,北宋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外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内有农民起义的频发,以及官僚机构的腐败与冗员问题,王安石变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危机,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和变法本身的局限性,最终未能彻底解决问题,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安石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有关,他通过描绘李愬的英勇事迹和宫廷中的无知与安逸,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赞美,同时也对统治者的昏庸与腐败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与批判。

“宫娥不识兴亡事,犹唱宣和御制词。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