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2-04)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咏新荷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的意思及出处

唐·杜牧

有浦闻荷香,岸头人棹轻。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

漾漾莲花影,田田荷叶生。

微风动涟漪,清露滴圆琼。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俊爽峭健,多切中时弊,他的散文也颇负盛名,尤其是《阿房宫赋》更是传世名篇。

译文

在岸边能闻到荷花的香气,人们驾着轻舟在水上荡漾,落花洒满了春天的水面,稀疏的柳树倒映在新挖的池塘中,莲花的影子在水中荡漾,荷叶一片片地生长着,微风吹动水面泛起涟漪,清晨的露珠滴落在圆润如玉的荷叶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荷塘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荷叶、落花、柳树等元素构成的和谐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赏析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这两句诗,以落花和疏柳为点缀,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又通过“满”和“映”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落花与春水、疏柳与新塘之间的动态关系,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这两句诗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落花象征着春天的即将逝去,而新塘和疏柳则预示着新的开始和生命的循环。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杜牧在某个初夏时节,游览荷塘时触景生情所作,杜牧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他的许多诗歌都描绘了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体现,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初夏荷塘的宁静与美好。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