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2-04)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东坡归

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下一句是什么?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年来万事足堪羞,病畏杯觞不敢酬。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可消忧。

白发萧骚搔短尽,黄花零落簪无余。

闭门坐愁身似僧,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译文

雨后的东坡月色格外清朗,市人已尽,只有野人(诗人自指)闲游漫步,不要嫌弃坡头路的坎坷不平,我唯独喜爱这拐杖敲击地面的铿然之声,近年来万事都令人羞愧,生病后连酒杯都不敢碰,年老时遇到春天,就像喝醉了酒一样,只有茶瓯和香篆可以消解忧愁,白发稀疏,几乎要搔尽,黄花凋零,已没有多少可以簪在头上,关上门独自坐着发愁,感觉自己就像僧人一样,回望乌台,春树已经老去,独自回到简陋的蜗舍,暮云深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东坡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坎坷人生的豁达态度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两句,通过回望乌台春树的老去,以及独自归家时暮云的深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自我的深刻感悟,诗中“雨洗东坡月色清”一句,以清新的笔触描绘出雨后东坡的宁静与美丽,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而“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两句,则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情怀,苏轼的诗歌往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首诗也不例外,它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虽然仕途受挫,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更加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在黄州,他自耕自食,与百姓打成一片,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首诗就是他在东坡劳作之余,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感悟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态度和豁达情怀。

“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