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2-04)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哀王孙

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出自哪首诗?

唐·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剽悍知无礼,行夺胡王不羞耻。

胡王无道胡自亡,胡人陷我王室今如燬,

仍闻丧我师,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黍走入林薮翳,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长安城头,有只白乌鸦,夜飞延秋门上叫喳喳,它盘旋一会又飞向谁家,屋上主人逃走避胡抓。

叛兵杀来如烈火,金鞭折断九马死,皇亲国戚们来不及一同奔走逃亡,有的被叛军杀死,有的被叛军掳走,他们身上佩戴的珍宝玩物,都遭劫掠,有的甚至被强行剥下,可怜啊,王孙贵族们衣衫褴褛,在路旁哭泣。

我问他们是谁家的孩子,他们不肯说出姓名,只是说生活困苦,求我收留他们做奴仆,他们已经流落逃亡了上百日,身上没有一块完好的肌肤。

高帝的子孙们都是高鼻梁,龙种自然与常人不一样,豺狼在城邑里横行霸道,龙种却流落在荒郊野外,王孙啊,你要好好保重自己,千万不要轻易丧命。

我不敢在大道上与你长谈,只好暂时站在这里与你说话,昨夜东风吹来血腥味,东来骆驼都停满了长安旧都。

朔方健儿身手不凡,过去勇猛善战,如今为何变得如此愚蠢?我听说天子已经传位,圣德安抚了南单于。

花门部落剽悍不驯,抢掠胡王财物,他们毫不羞耻,胡王昏庸无道,胡人自己就要灭亡,胡人攻陷长安,王室焚烧殆尽,又听说官军兵败。

汉家山东二百多个州,千村万落处处长满荆棘林木,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里的庄稼也长得稀稀落落,更何况秦地的士兵耐苦善战,被驱赶到战场上就像鸡狗一样。

尽管有长者来询问,当兵的怎敢诉说心中的冤屈?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发关西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

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还能嫁给近邻,生下男孩只能战死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新鬼烦恼冤屈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啾啾地哭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的惨状,以及王孙贵族们的流离失所,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一句,表达了王室被毁、军队战败的沉痛心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以白乌鸦起兴,通过其夜飞延秋门上的叫声,引出了下文的悲惨故事,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孙贵族们的悲惨遭遇,以及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统治者们的无能和腐败,诗人以新鬼旧鬼的哭泣声作结,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又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给唐朝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杜甫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乱,对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沉痛控诉,以及对统治者们的无能和腐败的强烈批判,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