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旷达今谁并,寿年古亦稀。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2-05)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寿星明·丙辰九月十五日为内子寿

旷达今谁并,寿年古亦稀。全诗是什么?

宋·辛弃疾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识浅。

笑儿曹、月下盈盈,称颂千秋岁。

此夕纵饮君莫辞,看君来、几番风韵。

似长松、倚天青翠,未怕雪霜侵鬓。

寿星明久视人间,似霓裳、一曲天传。

约年年、此夜相携,高谢浮名远。

旷达今谁并,寿年古亦稀。

喜君来共话当年,更进酒、新吟诗句。

对瑶台、梦绕西湖,兴在烟波际。

作者及朝代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自幼丧父,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他年轻时曾参与耿京起义,并亲自南下归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职,他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却屡遭朝廷排挤和打压,最终壮志难酬,于开禧三年(1207年)病逝,享年六十八岁,辛弃疾的词作情感激昂,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温婉细腻之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译文

中秋的月亮最为圆满,我这老朽之人,见识浅薄,看着孩子们在月光下盈盈笑语,称颂着千秋岁的美好,今晚你就尽情畅饮吧,别推辞,看你来了多少次,风采依旧,就像那长松,倚天而立,青翠欲滴,不怕雪霜侵袭双鬓。

寿星高照,长久地注视着人间,仿佛是天上传来的霓裳羽衣曲,我们约定每年此夜都要相聚,远离浮名俗利,如今谁能与你相比这份旷达?长寿之人自古以来就稀少,很高兴你能来与我共话当年,我们再进酒,吟咏新的诗句,对着瑶台,梦绕西湖,兴致在烟波浩渺之间。

释义

这首词以中秋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月亮的圆满、长松的青翠以及寿星的照耀,表达了对长寿和旷达人生的向往,词中既有对年轻一辈的祝福和期望,也有对老友相聚的喜悦和珍惜,也透露出作者对浮名俗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词以中秋佳节为背景,融合了节日的喜庆与人生的感慨,上片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象和孩子们的天真笑语,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接着以“此夕纵饮君莫辞”为过渡,将笔触转向对老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其风采的赞美,下片则进一步升华主题,通过寿星的照耀和长松的比喻,表达了对长寿和旷达人生的向往,也透露出作者对浮名俗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豪放不羁的气概,又有温婉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辛弃疾词作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为其妻子祝寿所作,丙辰年(即公元1176年)九月十五日,正值中秋佳节,辛弃疾在家中设宴为妻子庆生,在宴会上,他即兴创作了这首《寿星明》词,以表达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借此机会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浮名俗利的淡泊态度,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情感细腻度,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丈夫的深情和责任感。

“旷达今谁并,寿年古亦稀。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