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公于轩冕浮名薄,帝念耆英宠礼加。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2-05)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赠致政太师王魏公

公于轩冕浮名薄,帝念耆英宠礼加。下一句是什么?

宋·宋祁

公于轩冕浮名薄,帝念耆英宠礼加。

赐第新成连御苑,归旌遥映列侯家。

霜风入鬓惊华发,日影移阶送晚花。

从此优游知有地,人间万事不须夸。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官员,他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宋祁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与兄长宋庠齐名,时称“二宋”,他的诗词清新婉丽,散文也颇受赞誉,宋祁还参与了《新唐书》的编纂工作,对后世史学研究有重要贡献。

译文

您(王魏公)对于高官厚禄和虚名看得很淡,皇帝却念及您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对您格外恩宠礼遇,赐给您的新宅邸紧邻皇家园林,归家的旌旗在远处与列侯的府邸相映成辉,秋风吹白了您的鬓发,夕阳的余晖洒在台阶上,送走了晚开的花朵,从此您可以悠闲自在地享受余生,人间的万般事务都不必再夸耀了。

释义

这首诗是宋祁赠给致仕(退休)后的太师王魏公的,诗中表达了王魏公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以及皇帝对他的敬重和礼遇,通过描绘新赐宅邸的优越位置和归家的荣耀场景,进一步衬托出王魏公的尊贵地位,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王魏公晚年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深刻领悟。

赏析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祁的文学才华,首联直接点题,突出了王魏公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颔联通过描绘赐宅的荣耀场景,进一步彰显了皇帝对王魏公的敬重;颈联则以自然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王魏公年华老去的感慨;尾联则升华主题,表达了对王魏公晚年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魏公的致仕有关,在古代中国,官员致仕后往往能够得到皇帝的恩赐和礼遇,以示对其一生功绩的肯定,宋祁作为王魏公的朋友或同僚,可能在其致仕后写下这首诗以示祝贺和敬仰,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官员致仕后生活的关注和尊重,以及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资料有限,以上关于创作背景的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推测成分,但无论如何,这首诗都是一首充满敬意和哲理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公于轩冕浮名薄,帝念耆英宠礼加。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