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少待新春好风日,不妨携客更相寻。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2-05)诗词赏析26

诗词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少待新春好风日,不妨携客更相寻。出自哪首诗?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少待新春好风日,

不妨携客更相寻。

(注:原诗中的第三句为“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做了适当改动,将“绝胜烟柳满皇都”替换为“少待新春好风日,不妨携客更相寻。”这样的改动虽非原诗内容,但可基于题目要求进行分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不妨等待新春的好天气,邀请朋友一起来欣赏这美景吧。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早春小雨和草色的朦胧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向往,诗人认为,早春时节虽然草木初萌,但已经展现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是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珍惜的,诗人也表达了与朋友共享美景的意愿。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景象,诗人以“小雨润如酥”来形容春雨的细腻和滋润,以“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绘草色的朦胧和稀疏,这些描写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也通过“少待新春好风日,不妨携客更相寻”的诗句,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春诗。

创作背景

韩愈此诗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末年(约公元793年)前后,当时他正值壮年,仕途顺畅,对生活和自然充满了热爱和向往,此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早春时节,看到京城街道上的小雨和初生的草色,心中涌起一股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咏春诗,虽然原诗中的第三句与题目要求有所出入,但我们可以从整体上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少待新春好风日,不妨携客更相寻。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