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隔水问柴荆,行行认犬声。的解释

8个月前 (02-05)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过山农家

隔水问柴荆,行行认犬声。的解释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隔水问柴荆,行行认犬声。

作者简介

顾况(约727年-约815年),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山人),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县)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至德二年(757年)进士,曾任校书郎、著作郎,晚年隐居于茅山,自号华阳真逸,顾况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与王维、孟浩然等诗人有相似之处,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擅长绘画和鉴赏。

译文

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淙淙的泉声伴我行。

茅草屋前太阳已在高照,鸡在咯咯鸣叫。

不要责怪烘茶冒出青烟,应当庆幸晒谷正逢晴天。

隔着溪水询问打柴人家在哪里,沿着山路前行,听到狗叫声就知道快到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山农家时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农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首联写板桥、泉声,点出山行的环境,次联写鸡鸣、日午,写出农家的生活特点,三联写焙茶、晒谷,写出农事的繁忙,尾联“隔水问柴荆,行行认犬声”则通过隔水询问和听犬声辨认,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农家之间的亲切关系。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农家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板桥、泉声、茅檐、鸡鸣、焙茶、晒谷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图,尾联“隔水问柴荆,行行认犬声”更是以声传情,通过隔水询问和听犬声辨认,将诗人与农家之间的亲切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顾况在游历山水时,路过一个农家所写,诗人被山间的宁静与和谐所吸引,便停下脚步,与农家交流,感受农家生活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诗人被农家的热情好客和勤劳朴实所感动,便写下了这首描绘农家生活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农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隔水问柴荆,行行认犬声。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