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朝回为报张燕国,莫把新诗夺锦袍。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2-06)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赠李白

朝回为报张燕国,莫把新诗夺锦袍。上一句是什么?

唐·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朝回为报张燕国,莫把新诗夺锦袍。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等职,杜甫早年游历各地,曾漫游吴、越、齐、赵一带,期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译文

我在东都洛阳客居了两年,所经历的都是厌恶的机巧之事。

我这个山野之人面对膻腥的肉食,常常连粗茶淡饭都吃不饱。

难道我就不能享用那道士的青精饭,使我的脸色变得红润吗?

只是苦于缺乏购买仙药的钱财,连山林间的足迹都被扫除了。

李侯你是朝廷中的才子,却脱身出来追求幽静的胜景。

我们也曾在梁园、宋州一带漫游,期望着能拾到瑶草这样的仙药。

我朝罢归来要为你向张燕国报告好消息,不要让你的新诗夺走了我的锦袍啊!

(注:这里的“朝回为报张燕国,莫把新诗夺锦袍”一句,在整首诗中略显突兀,可能是后人添加或误植,因为从上下文来看,它并不直接关联到前文的内容,但按照题目要求,我们仍对其进行解析。)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杜甫对李白才华的赞赏以及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李白的境遇,突出了李白的超脱与才情,最后一句“朝回为报张燕国,莫把新诗夺锦袍”可能是以玩笑的口吻,表达了对李白新诗可能超越自己(或他人)的担心或期待,同时也隐含了对官场机巧的厌倦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杜甫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机巧的厌恶;“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则赞美了李白的超脱与才情,最后一句“朝回为报张燕国,莫把新诗夺锦袍”虽然略显突兀,但却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李白才华的认可,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甫和李白在洛阳的相遇有关,杜甫和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两位巨匠,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欣赏是文学史上的佳话,这首诗可能是在杜甫与李白相遇后,为了表达对李白的赞赏和敬意而创作的,虽然诗中的“朝回为报张燕国”一句的具体背景已难以考证,但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却是清晰而深刻的,它反映了杜甫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朝回为报张燕国,莫把新诗夺锦袍。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