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2-06)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悟缘

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的意思及出处

唐·李群玉

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

浮云多变幻,流水自无垠。

世事如棋局,人心似海深。

红尘多苦楚,何处觅知音。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唐代晚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以工于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著称,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诗人推崇。

译文

悟透了世间万物循环往复的道理,却发现每次相逢都似乎不那么真实,天上的浮云总是变幻莫测,而流水却永远没有尽头,世事就像一盘棋局,充满了变数;人心则深不可测,如同大海一般,在这红尘俗世中,充满了苦楚和磨难,到哪里去寻找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呢?

释义

悟得循环理:指诗人对世间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有所领悟。

相逢总未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相逢的感慨,觉得每次相遇都似乎隔着一层膜,难以触及真实。

浮云多变幻:用浮云比喻世事的无常和多变。

流水自无垠:流水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绵延不绝。

世事如棋局:比喻世事复杂多变,难以预料。

人心似海深:形容人心深不可测,难以捉摸。

红尘多苦楚:指出世俗生活中的种种苦难和痛苦。

何处觅知音: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浮云、流水、世事和人心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洞察,诗人悟得了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却对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相遇感到困惑,他感叹世事多变,人心难测,红尘中充满了苦楚和磨难,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晚年时期,此时他可能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在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李群玉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对这一切都有深刻的感受,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知音难觅的深深忧虑,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李群玉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