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仆夫理巾车,晨起驾周行。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2-06)诗词赏析9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仆夫理巾车,晨起驾周行”,这首诗出自中国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仆夫理巾车,晨起驾周行。全诗是什么?

《饮马长城窟行》

东汉·蔡邕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仆夫理巾车,晨起驾周行。

远望悲风至,对食不能餐。

心摧泪如雨,不敢问来人。

作者简介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时期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他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擅长辞赋、散文、碑铭等多种文体,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书法也极为出色,尤其擅长隶书,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河边的青草连绵不断,引起我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远行在外的人不能经常回家,只能在梦中相见,梦中你就在我的身边,但一觉醒来却发现你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县邑,夫妻之间展转思念而不能相见,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地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信上写的是要注意饮食,保重身体,不要挂念家里,车夫把巾车上的布幔整理好,我忙起身上车去回娘家,丈夫远隔数千里,想念他悲从中来,对着美食也难以下咽,心像受到摧残一样痛苦,泪水像下雨一样落下,但我不敢向送信的人询问丈夫的消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诗中通过“青青河畔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通过“仆夫理巾车,晨起驾周行”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为了寻找丈夫的消息而忙碌的身影,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入微,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细节的刻画,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思念和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诗歌在结构上紧凑有序,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将情感逐渐推向高潮,诗歌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创作背景

蔡邕生活在东汉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夫妻分离成为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蔡邕创作了这首《饮马长城窟行》,通过描写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下人们的苦难和无奈,这首诗也寄托了蔡邕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饮马长城窟行》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古诗佳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和当时社会的苦难现实。

“仆夫理巾车,晨起驾周行。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