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金辔响,玉鞭长,映垂杨。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2-06)诗词赏析10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金辔响,玉鞭长,映垂杨”,这些词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河传·春晚》,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金辔响,玉鞭长,映垂杨。下一句是什么?

《河传·春晚》

唐·韦庄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

狂杀游人,玉鞭金辔,寻胜驰骤轻尘。

可惜惜芳菲,君不见东流郊外水,漫浸碧天涯。

断送一生憔悴,能几番游。

花落莺啼,绿窗残梦迷。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曾游历江南,后入蜀为官,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动人,多抒发离愁别绪和人生感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晚春时节,风和日暖,锦官城(成都)里鲜花盛开,游人如痴如醉,骑着骏马,手持玉鞭,金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们在轻尘中疾驰,寻找美景,可惜啊,这芬芳的花季,你却没有看到东郊外的河水,它漫延到天边,仿佛要断送我一生的憔悴,我还能有几次这样的游历呢?花落莺啼,绿窗下的残梦让人迷离。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晚春时节的成都,鲜花盛开,游人如织,诗人以“金辔响,玉鞭长”形容游人的奢华与急切,而“映垂杨”则暗示了他们在垂柳依依的美景中驰骋,词中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惋惜。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春成都的繁华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慨,通过“金辔响,玉鞭长”的描写,展现了游人的奢华与急切,而“映垂杨”则增添了画面的柔美与和谐,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韦庄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深厚文学功底和敏锐人生洞察力。

创作背景

韦庄在晚唐五代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流离失所,他曾在江南游历多年,后入蜀为官,这首《河传·春晚》可能是在他入蜀后,面对成都的繁华景象和春天的美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的词,词中既有对成都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深刻思考,反映了韦庄在动荡时代中的复杂心境。

就是对《河传·春晚》及其相关内容的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金辔响,玉鞭长,映垂杨。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