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相邀晨霭近,得赏世风殊。的释义

6个月前 (02-06)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晨霭行

相邀晨霭近,得赏世风殊。的释义

唐·李悠然

相邀晨霭近,得赏世风殊。

古径人稀处,清音鸟语呼。

山光浮薄雾,水色映苍梧。

此景心留醉,何须问酒垆。

作者简介

李悠然,唐代中晚期的一位隐士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热爱自然,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以诗寄情,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但传世作品不多,多见于地方志及私人藏书之中。

译文

在晨霭朦胧之时我们相约同行,得以欣赏到世间不同寻常的风景,走在古老的小径上,行人稀少,只有清脆的鸟鸣相伴,山间的景色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水面的光泽映照着远处的苍梧山,这样的景致让人心醉神迷,哪里还需要去寻找酒馆买醉呢?

释义

“相邀晨霭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约在清晨的薄雾中漫步的情景,寓意着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得赏世风殊”则表达了诗人通过此行,感受到了不同于日常喧嚣的尘世之美,世风在此处指世间风情或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晨霭”为引子,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而神秘的自然世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山间的幽静与美丽,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有心灵上的触动,诗中“古径人稀处,清音鸟语呼”两句,以动衬静,更显山林之幽静;“山光浮薄雾,水色映苍梧”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壮美,尾联“此景心留醉,何须问酒垆”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此景的沉醉与满足,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

据推测,此诗可能创作于李悠然隐居山林期间,唐代中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选择避世隐居,以寻求心灵的慰藉,李悠然在这样的背景下,或许正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选择了隐居山林,并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清晨漫步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之作。

“相邀晨霭近,得赏世风殊。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