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高柳光阴初罢絮,嫩凫毛羽欲成花。的解释

6个月前 (02-06)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池上絮

高柳光阴初罢絮,嫩凫毛羽欲成花。的解释

唐·韩偓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高柳光阴初罢絮,嫩凫毛羽欲成花。

鱼游碧沼涵春影,鸟宿芳洲带晚霞。

最好金龟换酒处,柳边池畔夕阳家。

作者及朝代

韩偓,唐代晚期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侄,龙武军使韩瞻之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十岁时,即席赋诗,语惊四座,大中五年(851年),擢进士第,历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龙纪元年(889年),随昭宗迁洛阳,改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后因忤怒宰相韦贻范,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光启二年(886年),还京复职,累迁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从昭宗迁华州,擢中书舍人,进兵部侍郎、翰林承旨,知制诰,乾宁二年(895年),拜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知制诰,昭宗倚为股肱,迁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进爵为子,封韩国公,晋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右仆射、知政事,赐“玉山樵人”号,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判六军十二卫事,引韩偓为枢密使,迁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所擒,授以翰林学士承旨,依违于军阀之间,天祐二年(905年),以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出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四年,为朱全忠所迫,赴闽依王审知而卒。

译文

池塘上无风,落日余晖映照,杨花在晴朗的天空下自由飞舞,高高的柳树刚刚结束飞絮的时节,幼小的野鸭羽毛还未完全长成,却已像花朵般美丽,鱼儿在碧绿的池塘中游动,涵映着春天的影子;鸟儿栖息在芬芳的小洲上,伴随着晚霞的余晖,在这美丽的景致中,最令人惬意的是用金龟换酒畅饮,就在那柳树边、池塘畔、夕阳映照下的家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池塘边的宁静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生机与和谐,诗中“高柳光阴初罢絮”描绘了柳絮飘飞的初春景象,“嫩凫毛羽欲成花”则生动地刻画了幼鸭羽毛初长成、如同花朵般的可爱模样,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韩偓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池塘边的美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高柳光阴初罢絮”与“嫩凫毛羽欲成花”两句尤为精彩,前者描绘了柳絮飘飞的初春景象,后者则生动地刻画了幼鸭羽毛初长成、如同花朵般的可爱模样,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韩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纷争和世俗的喧嚣,渴望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里,诗人漫步于池塘边,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可以体会到他晚年时期的心境和追求。

“高柳光阴初罢絮,嫩凫毛羽欲成花。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