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绕身倏忽曳雌蜺,已觉狡兔无蒿莱。的解释

6个月前 (02-07)诗词赏析13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绕身倏忽曳雌蜺,已觉狡兔无蒿莱”,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十九》,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绕身倏忽曳雌蜺,已觉狡兔无蒿莱。的解释

古风·其十九

唐·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绕身倏忽曳雌蜺,已觉狡兔无蒿莱。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向西攀登莲花山,远远望见明亮的星辰。

素手握着洁白的芙蓉花,轻盈地踏在太空之上。

霓裳羽衣拖着长长的飘带,随风飘拂升向天界。

邀请我登上云台,与仙人卫叔卿作揖行礼。

恍恍惚惚地跟着他们离去,驾着鸿雁凌驾于紫冥之上。

俯视洛阳平原,胡兵正在茫茫大地上奔驰。

鲜血染红了野草,豺狼都戴上了官帽。

彩虹般的霓裳在我身边缭绕,我已感觉到狡猾的兔子在草丛中无处藏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仙人的交往,以及俯视人间的战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绕身倏忽曳雌蜺,已觉狡兔无蒿莱”两句,用彩虹般的霓裳缭绕和狡兔无处藏身的比喻,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中邪恶势力的洞察和蔑视。

赏析

这首诗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诗人通过描绘与仙人的交往,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渴望,通过俯视人间的战乱景象,诗人对现实世界的黑暗和残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绕身倏忽曳雌蜺,已觉狡兔无蒿莱”两句,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晚年,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李白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对现实世界的黑暗和残酷深感不满,因此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与仙人的交往和俯视人间的战乱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绕身倏忽曳雌蜺,已觉狡兔无蒿莱。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