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把袂枫桥忆去年,旋闻廷论几扶颠。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2-07)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把袂枫桥忆去年,旋闻廷论几扶颠。出自哪首诗?

《枫桥再泊》

朝代:清代

作者:陈子龙

把袂枫桥忆去年,旋闻廷论几扶颠。

重来阊阖生青草,依旧钟山锁暮烟。

万井笙歌空沸海,四郊锋镝已连天。

浔阳江畔琵琶客,谁识青衫泪满前。

作者简介

陈子龙(1608年-1647年),字人中,一字卧子,号大樽、海樽、轶符、悬轭等,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朝末年大臣、文学家、将领、抗清英雄,陈子龙于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及第,曾任绍兴推官、兵科给事中,弘光元年(1645年),任南京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弘光元年(1645年)夏,清兵攻陷南京,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事败后,他潜藏湖泽之间,继续从事抗清活动,顺治四年(1647年)春,陈子龙被清兵追捕,投水殉国,陈子龙擅长诗词、散文和骈文,曾主编《皇明经世文编》,有《陈子龙诗集》《陈子龙文集》《安雅堂稿》等著作传世。

译文

在枫桥再次停泊时,我回想起去年的情景,随即又听到朝廷中的议论几乎要颠覆国家,再次来到阊门时,只见青草丛生,而钟山依旧被傍晚的烟雾笼罩,城市中虽然笙歌鼎沸,但四郊已经战火连天,就像浔阳江畔那位弹奏琵琶的客人,谁又能理解我青衫泪满的痛苦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枫桥再次停泊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把袂枫桥忆去年”一句,点明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旋闻廷论几扶颠”则揭示了朝廷内部的混乱和动荡;“重来阊阖生青草”和“依旧钟山锁暮烟”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和荒凉;“万井笙歌空沸海”和“四郊锋镝已连天”两句,则直接描绘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浔阳江畔琵琶客,谁识青衫泪满前”两句,则借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战乱场景,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和形象,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把袂”、“旋闻”、“重来”等词语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当时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陈子龙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深感忧虑,他在枫桥再次停泊时,回想起去年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他也听到了朝廷内部的混乱和动荡的消息,更加坚定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展现了陈子龙作为一位爱国志士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把袂枫桥忆去年,旋闻廷论几扶颠。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