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官近故乡风习熟,堂登大雅广陶甄。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2-07)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归乡有感

官近故乡风习熟,堂登大雅广陶甄。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李锴

官近故乡风习熟,堂登大雅广陶甄。

青山绿水情依旧,白发丹心志未迁。

故里亲朋频入梦,异乡人事总如烟。

何时归去田园乐,把酒言欢话旧年。

作者简介

李锴,清代文学家、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字铁君,号鷇音,辽宁铁岭人,他一生未入仕途,以诗文自娱,作品多抒发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李锴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世推崇。

译文

做官之地离故乡很近,风俗习惯都已熟悉;步入高雅的殿堂,广泛培养陶冶人才,青山绿水依旧如昔,我的白发与红心却未曾改变志向,故乡的亲朋好友时常入梦,而异乡的人事却如过眼云烟,何时才能回到田园,举杯共饮,畅谈往昔的岁月呢?

释义

官近故乡风习熟:指诗人做官的地方离故乡很近,因此对当地的风俗习惯非常熟悉。

堂登大雅广陶甄:大雅堂指高雅的殿堂,陶甄比喻培养、陶冶人才,整句意为步入高雅的殿堂,广泛培养、陶冶人才。

青山绿水情依旧:青山绿水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模样,比喻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未变。

白发丹心志未迁:白发指年老,丹心指忠诚的心,整句意为即使年老,忠诚的志向也未改变。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首联“官近故乡风习熟,堂登大雅广陶甄”既点明了诗人做官之地离故乡很近,又表达了他对培养人才的重视,颔联“青山绿水情依旧,白发丹心志未迁”通过对比故乡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颈联“故里亲朋频入梦,异乡人事总如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朋的思念和对异乡人事的淡漠,尾联“何时归去田园乐,把酒言欢话旧年”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锴晚年时期,当时他虽未入仕途,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却日益加深,诗人通过描绘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通过对比异乡的人事和故乡的亲朋,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官近故乡风习熟,堂登大雅广陶甄。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