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仙术初脩自性情,本除阴浊养阳明。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2-07)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修真吟

仙术初脩自性情,本除阴浊养阳明。全诗是什么?

宋·白玉蟾

仙术初脩自性情,本除阴浊养阳明。

心田不扫空劳力,火候无差只守诚。

万法归宗惟此是,千峰顶上无拘束。

本来真性得长生,莫向人间争宠辱。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玉蟾(1194年-?),南宋道士、诗人、书画家,本名葛长庚,字如晦、紫清,号海琼子、云外子、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海南琼山(今属海南)人,祖籍福建闽清,他博学多才,精通儒释道三教经典,尤擅长诗词、书画、音律、武术等,是南宋时期道教金丹派南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白玉蟾自幼聪颖过人,后随师学道,游历四方,广结善缘,其诗文书画皆有所成,被誉为“南宗五祖”之一,他的道教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精华,强调心性修炼与内丹修炼并重,对后世道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作品。

译文

修炼仙术首先要从修养性情开始,根本在于清除内心的阴浊之气,培养阳刚之气,如果心田不加以清扫,只是徒劳地付出努力;火候掌握得当,只需坚守诚信即可,万种法术归结到根本只有这一点,站在千峰之巅便能无拘无束,保持原本的真性便能获得长生不老,不要在人世间争名夺利。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玉蟾对于道教修炼的理解,他认为,修炼仙术的关键在于修养性情,清除内心的杂念和阴浊之气,培养阳刚之气,他也强调了火候(即修炼的方法和时机)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火候掌握得当,就能达到修炼的目的,他告诫人们要保持原本的真性,不要为世俗的名利所累。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表达了白玉蟾对于道教修炼的精辟见解,他通过“仙术初脩自性情”一句,强调了性情修养在修炼中的重要性;而“本除阴浊养阳明”则进一步阐述了修炼的具体方法,他也通过“心田不扫空劳力”等句,告诫人们修炼要脚踏实地、注重实效,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对于后人理解道教修炼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创作背景

白玉蟾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道教作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希望通过修炼达到超脱世俗、获得长生不老的目的,这首诗正是他在修炼过程中对于道教修炼的理解和感悟的总结,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玉蟾对于道教修炼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以及他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于生命的珍视。

“仙术初脩自性情,本除阴浊养阳明。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