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迁臣但惧穷荒瘴,逸士偏怜水草葱。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2-07)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南迁途中

迁臣但惧穷荒瘴,逸士偏怜水草葱。出自哪首诗?

唐·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

迁客逐流相与怜。

万里归心弄长笛,

五更愁绪对孤灯。

迁臣但惧穷荒瘴,

逸士偏怜水草葱。

欲问天涯何处是,

回看庾岭已重重。

作者及朝代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古城村)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曾写过不少寓言故事,如《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柳宗元的诗,数量较多的是抒写个人抑郁的心情和山水游记。

译文

瘴气弥漫的江水向南流去,隐入云烟之中,被贬谪的官员们随着江水漂流,彼此间相互怜悯,万里之外的归心只能通过吹奏长笛来表达,五更天时愁绪满怀,只能独自面对孤灯,被贬的臣子只害怕那穷荒之地的瘴气,而隐逸之士却偏爱那水草葱茏的地方,想问天涯尽头在何处,回头望去,只见庾岭已经重重叠叠,难以逾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柳宗元在被贬南迁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比迁臣与逸士的不同心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描绘南迁途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心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首联以瘴气弥漫的江水开篇,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神秘的氛围;颔联通过“万里归心”和“五更愁绪”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内心的愁苦;颈联通过对比迁臣与逸士的不同心态,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尾联则以“回看庾岭已重重”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接受。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诗歌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主题时更加鲜明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柳宗元在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所作,当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到贬谪,被贬至偏远的永州任职,在南迁途中,诗人深感仕途的艰难和人生的无常,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忧伤的诗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黑暗和腐败。

“迁臣但惧穷荒瘴,逸士偏怜水草葱。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