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傥使小儒名稍立,岂教吾道受栖迟。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2-08)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送卢戡

傥使小儒名稍立,岂教吾道受栖迟。的意思及出处

唐·元稹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明日潮来无定准,飞去飞来满长空。

长亭酒一瓢,奈向东风醉折腰。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高。

傥使小儒名稍立,岂教吾道受栖迟。

平生心事闲难得,尽在东皋醉后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夕阳下红树林中蝉声喧嚣,我们白发苍苍的人相互送别更加悲伤,年老之后情感变得淡薄,面对离别的酒宴,害怕时光流逝,更何况屈指算来已到中秋,那轮美好的圆月,却不能照见人的团圆,无情的流水全不管离人的深情,共西风、只管送走归船,明天潮水来时没有定准,飞去飞来满长空,在长亭中饮一瓢酒,怎奈向东风吹折了腰,你离去后试着看看汾水上,白云还像汉朝时那样高,假使我这个小儒的名声稍微建立,怎能让我所坚持的儒家之道受到冷落和迟延,平生难得有闲暇的心情,这些都在东皋醉后的诗中得以体现。

释义

这首诗是元稹送别友人卢戡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透露出作者对自己名声未立、儒家之道受冷落的不满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句以夕阳、红树、蝉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作者通过“白头相送倍相伤”一句,直接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悲伤之情,随后,作者通过“老来情味减”、“怯流年”等词句,进一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而“傥使小儒名稍立,岂教吾道受栖迟”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名声未立、儒家之道受冷落的愤慨和无奈,作者以“平生心事闲难得,尽在东皋醉后诗”一句作结,既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自己诗歌创作的成就和心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元稹在送别友人卢戡时所作,卢戡是元稹的好友,两人志同道合,情谊深厚,由于种种原因,卢戡即将离开元稹前往他乡,在送别之际,元稹深感悲伤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和人生感慨的诗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也透露出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和儒家之道的深刻思考。

“傥使小儒名稍立,岂教吾道受栖迟。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