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巉岩曲穴疑无底,盘屈苍虬信有灵。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2-08)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探幽洞

巉岩曲穴疑无底,盘屈苍虬信有灵。全诗是什么?

唐·李群玉

巉岩曲穴疑无底,盘屈苍虬信有灵。

风送寒声出远岫,云开日色照幽庭。

仙踪缥缈难寻迹,古木阴森易怆情。

欲问洞天何处是,且随流水听泠泠。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昭宗年间,他自幼聪颖好学,工于诗文,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陡峭的岩石和曲折的洞穴仿佛深不可测,盘绕曲折的苍龙般的石脉似乎真的具有灵性,寒风吹过,远处的山峦传来阵阵声响,云开日出,阳光照亮了幽深的庭院,仙人的踪迹缥缈难寻,古老的树木阴森森地让人心生悲伤,想要询问这洞天福地的所在,不如随着潺潺的流水声去寻找那清幽之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一处幽深洞穴的景象,首联“巉岩曲穴疑无底,盘屈苍虬信有灵”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洞穴的深邃和神秘,用“苍虬”(苍龙)比喻洞穴中的石脉,赋予其灵性,颔联“风送寒声出远岫,云开日色照幽庭”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洞穴的幽静和神秘,颈联“仙踪缥缈难寻迹,古木阴森易怆情”表达了诗人对仙人踪迹的追寻和对古老树木的感慨,尾联“欲问洞天何处是,且随流水听泠泠”则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洞天福地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探访幽深洞穴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神秘境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描绘的景象更加生动、形象,诗人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中偶然发现了这处幽深的洞穴,并被其神秘、幽静的氛围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诗人通过描绘洞穴的景象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神秘境界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巉岩曲穴疑无底,盘屈苍虬信有灵。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