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腾波渺长空,激箭失近岸。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2-08)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观潮

腾波渺长空,激箭失近岸。出自哪首诗?

朝代:唐代

作者:卢肇

腾波渺长空,激箭失近岸。

势如连山来,声若雷霆撼。

鱼鳖惊窜逃,蛟龙怒相战。

片帆落飞鸥,洪涛隐孤舰。

作者简介

卢肇,字子发,唐代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卢肇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曾任太子舍人、给事中等职,其诗文在当时颇受赞誉,书法也自成一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波涛汹涌,仿佛要腾跃至长空之中;水流急速,如同激射的箭矢,让人看不清近岸的景象,潮水来势汹汹,如同连绵的山峦一般;声音轰鸣,就像雷霆在耳边震撼,鱼鳖等水族惊恐逃窜,蛟龙也愤怒地相互争斗,在这片汹涌的波涛中,一片帆船如同飞鸥般落下,而巨大的洪涛则隐没了孤独的战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首联“腾波渺长空,激箭失近岸”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潮水的高涨和急速;颔联“势如连山来,声若雷霆撼”则通过比喻,进一步描绘了潮水的威力和声势;颈联“鱼鳖惊窜逃,蛟龙怒相战”则从生物的反应入手,侧面烘托了潮水的恐怖;尾联“片帆落飞鸥,洪涛隐孤舰”则以具体的景象,展现了潮水对周围环境的巨大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潮水的威力和声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动物的反应和具体的景象来烘托潮水的恐怖和巨大影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性和感染力,诗人还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紧凑的结构,使得整首诗在表达上更加流畅和有力。

创作背景

卢肇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值他游历或任职于沿海地区,亲眼目睹了潮水的壮观景象,他深受震撼,于是挥毫泼墨,将这一景象定格在诗中,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卢肇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也体现了他作为文学家的才华和创造力,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生命力和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腾波渺长空,激箭失近岸。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