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从来造物閒相弄,自在翻腾梦里身。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2-09)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梦中作

从来造物閒相弄,自在翻腾梦里身。上一句是什么?

宋·苏轼

从来造物閒相弄,自在翻腾梦里身。

蝶化庄周空自笑,吾今岂是梦中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北宋中期文坛的领袖人物,苏轼的诗词文赋均有极高的成就,其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译文

自古以来造物主就喜欢捉弄人,让我的灵魂在梦中自由自在地翻腾,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醒来后空自嘲笑,如今我难道还是那梦中的人吗?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首句“从来造物閒相弄”指出造物主(命运或自然)常常捉弄人,让人无法捉摸其意图,次句“自在翻腾梦里身”则描绘了诗人在梦中灵魂自由翻腾的情景,暗示人生的虚幻和无常,后两句通过庄周梦蝶的典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自己是否真正清醒的疑问。

赏析

这首诗以梦为题材,通过庄周梦蝶的典故,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诗中“造物閒相弄”一句,既是对命运的无奈,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而“自在翻腾梦里身”则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脱,后两句则通过庄周梦蝶的典故,将梦境与现实、真实与虚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贬谪期间所作,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在贬谪期间,他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和挫折,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也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

“从来造物閒相弄,自在翻腾梦里身。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