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造化有情终不老,最奇险处沐春风。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2-09)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登华山

造化有情终不老,最奇险处沐春风。出自哪首诗?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华山削成五千仞,一峰秀出群峰上。

造化有情终不老,最奇险处沐春风。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袁枚开始过着吟咏诗文、著书立说的生活,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随笔、评论等作品,是性灵派诗歌的倡导者、清代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性灵派三大家”。

译文

华山被大自然削成了高达五千仞的险峻山峰,其中一座山峰高高地耸立在群峰之上,显得格外秀丽,大自然对华山似乎情有独钟,使其永远年轻不老;而在那最为奇险的地方,竟然也能感受到春风的吹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和神奇险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首句“华山削成五千仞”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华山的高耸入云;次句“一峰秀出群峰上”则突出了其中一座山峰的秀丽出众;第三句“造化有情终不老”借用了“造化”这一概念,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永恒生命力的赞美;末句“最奇险处沐春风”则进一步强调了华山奇险之处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和神奇魅力,诗人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华山的雄伟和险峻,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中“造化有情终不老”一句,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永恒生命力,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对世界的乐观态度,而“最奇险处沐春风”一句,则更是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华山在奇险之中所蕴含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创作背景

袁枚在游历华山时,被其雄伟壮丽的景色所震撼,遂写下此诗以表达内心的感受,华山作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以其险峻著称于世,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题咏,袁枚在游览过程中,被华山的奇峰异石、险峻山路所深深吸引,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华山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袁枚作为性灵派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思想情感。

“造化有情终不老,最奇险处沐春风。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