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向此画堂高会,幽馥散、堪引瑶卮。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2-10)诗词赏析11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向此画堂高会,幽馥散、堪引瑶卮”,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向此画堂高会,幽馥散、堪引瑶卮。出自哪首诗?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宋·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疏林画染,半江烟水斜阳,灵沼败荷菱芰,曾记泛酒船郎,空怅望,无言谁会,凭高唯断魂伤。

向此画堂高会,幽馥散、堪引瑶卮。 采莲人语,回舟时唱,惊起鸥鹭成行,别浦闲情渺渺,菱花尘满慵将,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年时、旧家饮宴,灯火高楼。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曲调、新颖的词风,一变“雅词”的面目,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译文

远望雨收云散,凭栏悄悄无言,目送秋光离去,傍晚时景色萧疏,画林稀疏,半江秋水,烟波斜阳,记得那昔日灵沼,荷花菱芰衰败,曾记得那时泛酒船郎,空自惆怅,无人理会,独倚高楼,黯然销魂。

如今这画堂高会,幽香飘散,正可引人举杯畅饮。 采莲姑娘的欢声笑语,荡舟时高唱歌曲,惊起鸥鹭成行,那别浦的闲情,渺渺茫茫,菱花镜上积满灰尘,懒得再梳妆,斜倚着画屏,回想往事,都不是如意之事,只是空作相思字,记得当年,家中饮宴,灯火通明,高楼之上。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回忆往昔繁华,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孤独寂寞的心境,上片写词人秋日傍晚凭栏远眺,看到雨收云散、秋光渐逝、晚景萧疏,引发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下片则通过回忆画堂高会、采莲人语、回舟时唱等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和不舍。

赏析

这首词以秋日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孤独寂寞的心境,词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往昔繁华的回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特别是“向此画堂高会,幽馥散、堪引瑶卮”一句,通过描绘画堂高会的繁华景象和幽香飘散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和不舍,词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柳永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常常回忆起往昔的繁华和美好时光,词中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和对往昔繁华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孤独寂寞的心境,也反映了柳永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在创作这首词时,柳永可能正身处异乡,面对萧瑟的秋景和孤独的生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感慨。

是对《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的解析,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词。

“向此画堂高会,幽馥散、堪引瑶卮。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