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冰壶表里谁能赋,玉鉴圆明且屈卮。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2-11)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水调歌头·赋松菊

冰壶表里谁能赋,玉鉴圆明且屈卮。上一句是什么?

宋·辛弃疾

晚色千林媚,秋声万籁悲,萧条异代不同时,惟有江山似旧知。

潦倒闲吟纨扇底,凄凉暗泪菊花枝,冰壶表里谁能赋,玉鉴圆明且屈卮。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傍晚时分,千林万树都显得妩媚动人,而秋风吹过,万物发出的声音却带着悲伤,萧条的时代变迁,使得我们与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空,只有这江山依旧如同旧时的知己,我在闲适中吟咏诗句,却只能在纨扇底下抒发潦倒之情,凄凉之中,只能暗自流泪于菊花枝头,谁能像冰壶那样内外清澈透明地描绘这一切呢?只有那明亮的玉镜(喻指明月或清明的内心)和屈卮(古代酒器,象征豪情壮志)能与我共鸣。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晚秋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词中“冰壶表里谁能赋”一句,用冰壶比喻人的内心纯净无瑕,而“玉鉴圆明且屈卮”则进一步以玉镜的明亮和屈卮的豪情,象征作者内心的清明与不屈的志向。

赏析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以自然景色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晚秋的景色既美丽又带有一丝悲凉,正如作者所处的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个人命运多舛,通过“冰壶表里谁能赋”和“玉鉴圆明且屈卮”的描绘,作者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纯净与不屈,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当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但多次上书均未被采纳,反而屡遭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深感个人力量的渺小和时代的无奈,于是通过诗词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和感慨,这首《水调歌头·赋松菊》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而成的。

“冰壶表里谁能赋,玉鉴圆明且屈卮。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